司馬睿聽到劉隗既然已經說出了祖逖的名諱,他便應聲點頭道:「祖逖此人,孤確實是聽過的,不過人在洛陽,遠隔千里,眼下尚不能依靠。」
不過雖然司馬睿如此說,可他也依然記住了未來要重用祖逖的這一用人方略。
而再回到此時,當司馬睿他們在江上乘船行進了一會兒後,此時各艘船隻乘風破浪,已經距離建康不遠了。
而此時艙內的司馬睿等人也感覺到似乎有些時辰了,此時王敦與王導在座中起身離開。
他倆又走到了甲板上,而後王導對着王敦道:「殿下若至建康,我們得聯合江南的士族們,讓他們與我們一起輔佐殿下在建康穩固根基。」
此時眾人都覺得使江南士族人心穩固才是後續的應該做的事,而王導知道江南的士族領袖中,主要以顧榮,紀瞻,賀循等人為例。
因此這些人無一例外的都成了王導他們要聯合的對象。
王導說罷,王敦自然是點頭同意了。
接着王導與王敦一起走到了船頭,王導望着前面汪洋一片,也是頗有些感喟了。
接着不久後,王導等站在甲板上的人已經能望到對岸了。
他們看到對岸不禁都高興地呼喊起來,而此時司馬睿小酌幾杯後也走到了甲板上。
司馬睿看到遠處青山隱隱,對着其後的眾人道:「諸位,這江南景色確實是撩人,孤希望此地永無兵燹,此地百姓也能安定度日。」
司馬睿的心聲此時與王導這些人也同出一轍。
而此時站在其後的王導對着司馬睿又拱手道:「主上,等會兒登了岸,主上也要小心一點,這裡有沒有流匪還不好說。」
王導剛說罷,王敦便上前道:「不怕,殿下由我護衛,我敢保證決不會出什麼差錯。」
當然此時司馬睿覺得自己身邊有這麼多的忠心侍從,他自然不怕什麼。
而後司馬睿等人接近岸邊後,司馬睿在眾人的攜扶下上了岸。
而此時的建康城中,城中的大小官吏們這幾日也接到了司馬睿的新職。
所以他們知道司馬睿必定會在這幾日到達建康。
所以此時城外騎卒四處巡查,他們都為了查訪司馬睿是否渡過了江。
不久後,一騎正在林間的道上飛馳,而此時他看到前面的隊伍延綿數里,似乎有數千人。
接着此騎直接馳到司馬睿的面前,拱手問道:「可是琅琊王殿下?」
「孤便是。」
司馬睿答完,此騎又道:「建康城中的眾官吏們都等着殿下呢,殿下及諸位上官緊隨我來。」
之後司馬睿等人於此騎的引導下不過多久,數千人的隊伍已經到了建康城下。
此時城門處有許多的當地百姓見到從北面而來的軍隊,都有些愕然。
可以說,他們這些人好久沒有看到有如此陣勢的隊伍過來了。
這些圍觀着的淳樸百姓,此時也是盯着司馬睿軍中的大旗看,旗面上有着琅琊王的字樣。
而後在司馬睿一側的王導對着其道:「殿下,這些人中大都是吳地遺民,久不知戰,看到我們這些人確實會有些訝異的。」
而後司馬睿在眾目睽睽之下,進了建康城中。
很快,司馬睿與幾個心腹官吏到了一處府衙中,此時司馬睿剛跨進府衙內,早就有些官吏在恭候了。
此時司馬睿與眾位官吏見過後,他便對着眾人道:「諸位,如今我琅琊王秉承太傅指令坐鎮建康,爾等日後切勿懈怠,宜仔細打理機務。」
接着眾官吏連忙回稟,如今琅琊王正式坐鎮建康了,眾人覺得此人甚至還會成為割據一方的帝王,所以沒人敢敷衍。
之後王導對着眾官吏又道:「眼下琅琊王暫時住在府衙,至於宮殿那裡,還要修繕一番。」
接着官吏們四處散開,都忙各自的去了,而後司馬睿等人走進了一間寬敞的屋子內。
司馬睿看到屋裡的器物擺放有致,也是富麗堂皇的,不禁道:「本王身肩復興大任,本不該住在這麼豪奢的屋子裡。」
司馬睿話音剛落,身後的周顗卻道:「這也是當地官吏的好意,還望殿下能接受。」
之後司馬睿也就點了點頭,而後他看着王導等人也坐了下來。
此時外面又走進來一個當地的官吏對着眾人拱手道:「下官早就聽說了琅琊王移鎮建康,所以在下也早就吩咐下人備置好了此屋以供琅琊王處理公務,不過王司馬剛才說要修繕宮室,不知何意啊?」
此人說罷,王敦便笑道:「這位大人,可能不知如今北方的局勢吧。」
王敦這樣一笑,這個官吏便有些不解了。
當然他為了搞清楚眼下的情況,便又問道:「怎麼王祭酒,眼下北方又出了什麼事嗎?」
「雖然太傅暫且稟政,可我軍在北方能敵得過漢趙及其的爪牙嗎?眼下我大晉已是千瘡百孔了,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五胡都在伺機而動。」
說到這裡,王敦暫且緩了緩。
而此人一聽心中已是七上八下,照王敦這麼一說,此時的中原的晉室政權確乎是有些問題了。
接着王敦又繼續道:「想必你也知道,這動亂到底是因何而起的……說起來,也都是人心內鬥之禍。」
王敦說到這裡,此人才對此時的中原刷新了看法。
畢竟此人與其他的建康官吏未及時得到中原的消息,此時也就是聽了王敦的話,此人才如夢初醒。
琅琊王此時來建康絕不是單單為那一封東海王的指令,他是要在此稱王稱帝。
接着此人想到此處,便對着司馬睿與眾人又施一禮,說道:「在下此時還要去料理一些事,就先不在此久留了,如果琅琊王及諸位有用的着的地方,再派人傳喚。」
此人退出屋子後,走路都有些發軟,只能趔趄着時走時停。
而屋內的眾人也也看出了此人內心所想,此時王導起身走到司馬睿的面前,說道:「依我之見,琅琊王必須再進爵位,當立為晉王。」